close

PS:謝謝原作者seanie借我引用(http://www.wretch.cc/blog/seanie&article_id=2018636)
熟女性格的喧嘩熱情
藝人:葉蒨文
專輯名稱:【Inside Out出口】


這兩年在華語歌壇掀起一股懷舊風潮,許多中古世代的女歌手紛紛擺脫隱忍已久的晦氣,大展身手,可是流行市場是現實的,若沒有真材實料,或許可以刺激得了一時消費,終究還是會再次退出流行市場,幸運地,最近挑選的幾張中古女歌手的專輯,不單從中聽到了有別於現在流行的音樂曲風,也讓人聽到經過了這段沉潛的時期,在歌聲或音樂中透露出的更多訊息,無疑的,這是件教人欣喜的事。

2002年,葉蒨文以【你聽到】的粵語專輯,回到闊別以久的歌壇,雖然並非整張專輯都是水準之作,但是她仍然交出了「最難唱的情歌」、「傷逝」等好聽的情歌,並以「傷逝」一曲拿下香港十大金曲、優秀唱片大賞等六個獎項;在【你聽到】專輯裡,詞曲的部份雖然不盡得人意,不過葉蒨文的歌聲是沒有問題的,中低音的平實質感,未讓人覺得晦暗,高音的飽滿有層次,也沒有累贅之嫌;其中最喜歡的一首「最難唱的歌」,脫離過去葉蒨文那種直來直往的情歌模式,描寫的平靜的等待,並不是少年人能懂的海誓山盟,「唱過情歌,也因此有人接受我,但這次,不想出錯」「但請你相信我,就算他日會怎樣,你要記得這首歌」寫自己,也寫進了聽歌的人,沒有驚天動地,就淡淡地唱到了聽歌的人心底處。

雖然【你聽到】專輯讓人不甚滿意,但是在葉蒨文那讓人懷念的哭腔、尾音依舊讓人懷念,在2003年推出【你聽到】的台版及【真我在舞台】的演唱會專輯暖身後,2004年的開春,也是她出道的25年推出了她睽違國語歌壇七年的專輯【Inside Out出口】。這張專輯裡有12首歌,四首新歌加八首別人唱過的舊歌,這種新歌加口水的收歌,其實是相當保守的作法,為了市場考量,用這些本來就是實力派的歌聲加以重新銓釋,不免讓人感覺新意不足,也讓這群熟女復出有著混水摸魚的遺憾。可是,我在聽葉蒨文的這張【Inside Out出口】專輯,大大地翻了個跟斗,而且是一個讓我歡欣足蹈的跟斗。

在唱片行看到葉蒨文的這張專輯,老實說,我是皺著眉頭付帳的,若不是因為很喜歡她的專輯,或是出於要收集她唱片的習慣,我根本不想買一張我覺得已經俗爛的曲目,拜託~~「蘭花草」、「童年」這種小女生的歌,「未來的主人翁」的社會批叛,不是太小就是不足,「用心良苦」、「不要對他說」這種K到爛的歌,若不是想要聽看看她怎麼演繹當年跟她是一時瑜亮的林憶蓮那首「愛上一個不回家的人」,加了點想購買的慾望,我差點錯過了這張相當有趣的專輯,即使最近有許多新專輯發行,我仍然捨不得將這張CD拿出我的音響。

對於女人,男人一輩子總是都在學習著如何了解,若有一個男人覺得已經夠了解女人,那他將會永遠不懂得女人的蛻變是可以如何地超出他的想像。過去葉蒨文的歌,不管是「瀟灑走一回」、「真心真意過一生」、「是你忘了我的美」等瀟灑快歌,「明月心」、「曾經心疼」、「離開情人的日子」、「等愛的女人」等心碎情歌,加上她的有話直說個性,葉蒨文總給人一種大啦啦的直來直往的感覺(當時的飛碟唱片也要負點責任,雙陳為她寫的歌實在會讓人直搖頭)。在出版這張【Inside Out出口】專輯前,Sally就說她不想再重覆以前的歌路,並親自參與這張專輯的選歌、編曲、錄音到Marketing的製作,若這新聞屬實,那葉蒨文就讓我覺得我是那種不懂女人的男人,因為她改變得如此的漂亮,在熟悉的形象底下,塞滿了許多的驚喜,就像這張專輯,在自以為認識的曲目底下,添加了一點創意,就變得如此的不同,大膽之餘,也開始讓人迷戀。

專輯中當成開場曲的『(不要)關電視』,將一個對於現在被電視轟炸到冷感的人心情寫得相當貼切,「好想哭 這是什麼日子 打開電視 紛亂就不停止」、「留給孩子 不是童話故事」、「重演的每一幕 找不到 愛與祝福」等武雄的詞,配上偲菘平實的曲,電視裡的世界太亂,關上電視,靜靜地聽著歌,「一個笑 一首歌 一個你 一個我 能做的還有很多」,對許多把電視當成世界的人,無異是個警語,關上電視,重新感受被遺忘的幸福。『只有一次』和『相愛的第二天』,都是悲慘的情歌,葉蒨文不像以前大量的使用哭腔,節制的運用反而有種淡然的力量;『愛的可能』是葉蒨文在嫁為人妻幾年後的心情,當年兩人的戀情也是鬧得轟轟烈烈,回顧過去的一番風雨,現在的平淡平實不也讓人格外珍惜,劉虞瑞的詞寫著「曾以為我見過所有愛的可能 這一刻我才明瞭我有多天真 想給你全世界 一刻我都不願等 想要你的心 卻怕不能成真」,讓以前兩人合唱的『選擇』的詞曲顯得很做作。

在一連串中規中舉的新歌後,接下來就是Sally的好戲上場了。

拜救國團所賜(18歲以下的小朋友應該知道什麼是救國團吧?),讓我對『蘭花草』相當感冒,不過當我把葉蒨文版的『蘭花草』這首歌放給朋友聽,猜看看這是什麼歌時,當每個人聽到「我從山中來..」,都發出不可思議的聲音,其實只不過將一些山地歌曲,融入這首歌詞的間奏段落,就讓這首民歌有著別趣。葉蒨文的這張【Inside Out出口】專輯,在編曲上相當地大膽,玩弄著一些簡單卻直接的創意,讓人捨不得移開耳朵。像是『童年』這首歌,一開始的雞叫聲,加上間奏的口琴、口哨聲,不時的嗯嗯ㄚㄚ,在鄉村搖滾的編曲中,這首西洋版的『童年』,提供了不同於過去張艾嘉的輕柔夢幻、羅大佑的在地小孩緬懷,「Tt`s is a happy song」Sally是以快樂的心情在唱這首歌,當最後「I wanna grow up..I don`t wanna grow up…」當成結束,那種想長大又捨不得的心情,現在回想自己的童年,還真是貼切。

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葉蒨文與林憶蓮兩人,同樣的允文允舞,讓兩人之間的瑜亮之爭,被愛說嘴的歌迷拿來比較,這次葉蒨文翻唱『愛上一個不回家的人』,無疑地是向一個好歌手,甚至是一首好歌致敬!吟誦的中東女聲開場,帶出嘻哈的編曲加上低沉的down tempo節奏,葉蒨文的Vocal在與小提琴的對話下,在這首的高音處表現的好漂亮,這是多麼不同於林憶蓮哀怨低訴的版本,酣暢痛快地叫「每個」不回家的男人「滾開Go Away」。也是運用世界音樂的元素,葉蒨文在一陣梵音鋪陳下,用Acapella的方式唱出『未來的主人翁』,當年羅大佑寫出這首歌,歌中描寫的情境沒想到在多年之後都已成真,彷彿一聲聲地控訴這個已經被污染、被改變的世界,呼應專輯第一首的『(不要)關電視』,我會為這個選歌的創意喝采。

同樣地,呼應選了『愛上一個不回家的人』,葉蒨文也選了有著自己獨特風格的『我是不是你最疼愛的人』來改頭換面,原唱潘越雲當年以溫柔的小女人形象,為許多女人提出了這個疑問(註),現在葉蒨文卻從本質改變,用著House舞曲直接了當的質問男人「我是不是你最疼愛的人」,搭配的二胡就像是為自己辯護的男人,好一番熟女風範,這也讓接下來有著濃厚拉丁舞曲味的『但是又何奈』,成了「Dancing All Night 不管什麼愛不愛 自由自在多愉快」作結,就是這樣自信又充滿著想法的熟女,讓人耳不轉音的一遍又一遍地聽下去。

葉蒨文的【Inside Out出口】專輯,要論原創性或開創性,都不算什麼了不得的作品,頂多就是在編曲跟歌者部份,獲得高分,2/3的翻唱歌曲也不會讓這張專輯吸引相當多人的注意,可是這張專輯,做到一個現在很多專輯做不到的一統性格,及吸引耳朵注意的可聽性,現在有太多大量的移植西洋流行樂風,多是見其型不見其神。華語歌壇有許多女歌手,曾經用她們的實力闖出一片天,從一開始的意氣風發,到鼎盛時期的輝煌燦爛,漸漸地因為愛情、婚姻、轉型等問題,被淡忘或淘汰,邁向事業的低谷,或許有人一蹶不振,不過還是有少數人能夠走過這些低潮階段,以熟女的面貌出現,結果會發現,能夠走過風風雨雨的女歌手,在歌聲裡會散發出一股只屬於成熟女人的韻味,那韻味極難形容,就是會讓人情不自禁地再次戀上這樣的聲音。



註:關於「我是不是你最疼愛的人」,曾因文章中的幾句話,被某些我不知道的轉載罵得很慘,他們認為這首歌當初小蟲的創作,是寫給將過世的祖母的心情;如今再貼,我仍無意修改,因為我認為聽音樂的人應該要擁有詮釋權,這無關乎原始創作動機,如果任何歌曲,或是音樂的聆聽,都必需要將典故來龍去脈查得一清二楚,那根本有違我聽音樂的本意,況且我怎麼聽都覺得這是首情歌…相同的,對待電影或書,我的態度也是如此,特此說明之。^^



(寫於2004/1/1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oego 的頭像
    Joego

    Joe's 精采

    Joe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