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文章要分成二塊,一塊直接是文教參訪心得,所以標點很正確;
另一段是午餐過後的深圳的「中國民俗文化村」,還是一行一句BBS形式。
+++++++++++++++++++++++++++++++++++++++++++++++++++++++++++++++++++++
今天一早我們就離開了廣州和很舒適的華師粵海酒店,第一站就開往東莞的台商子弟學校。
這次行程所安排的兩個文教參訪:華南師大附小、東莞台商子弟學校,
一想到可以去看看其他區域的小學,其實都蠻令人興奮的。
特別因為我曾在印尼泗水臺北學校服務過的緣故,
「東莞台商子弟學校」更令我有一份特別的期待,很想好好比較這只中的異與同。
「東莞臺商子弟學校」位於廣州、深圳之間的東莞市。
可別以為這只是一個克難式的學校,事實上,就位置而論,該校位於東莞市北緣,緊鄰廣州、南接深圳,交通近便,
且該地歷代文風鼎盛,進士、舉人輩出,對於就學的莘莘學子,頗具激勵之效。
就格局而論,該校主建築分為三大棟,正中央為科技樓,左側為小學樓,右側為中學樓,麻雀雖小而五臟俱全,
在這裡,似乎率先實現了台灣12年國教構想。
由於珠江三角洲是臺商在大陸投資最早也最密集之處,
因而臺商「離鄉背井、家庭分離、舟車勞頓」的情況也最嚴重。
大陸地區第一所設立的臺商子弟學校在此成立,不啻讓在華南發展的臺商吃了一顆定心丸。
雖然有著兩岸政府共同認可並支持的特色,東莞臺校仍堅持著起用臺灣師資與教材,以期與臺灣教育體制能完全接軌。
學校的硬體建築極為美觀,生活機能舉凡住宿、餐飲、通勤、保安均設想周到。
該校主管包括校長與主任均聘自台灣,具有高度專業素養與服務熱誠,
藝能科目與生活服務則就近遴聘當地人士,也創造當地就業機會,增加彼此的互動與情感。
師生由於24小時全方位朝夕相處,培養相當深厚濃郁的感情。
這裡的學生也讓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活力十足,反應熱烈、禮貌周到,著實令人感動與振奮。
可惜,和多數的海外臺校一樣,該校在教學上也面對的一些較難突破的瓶頸,
特別是師資流動相對頻繁,
同時,學校的發展的資源可能也未如外界所想像般豐沛,也許這就是「私立學校」定位上的遺憾吧!
至於參與國內各項進修研習或學藝競賽的機會較少,則是物理距離上所無法克服的先天困境了。
短短的一個上午的接觸,我們仍能感受海外臺商兢兢業業的態度、實事求是的精神,
注重台灣教育傳承的理念,令人感動。
而同樣遠離家鄉的臺商學校老師們,也更有令人敬佩之處──除了教學之外,
放了學之後的時間,他們往往也要肩負「生活起居照料與輔導」之責。
想想這群「以校為家」的師與生,我們可能都感到知足甚至歉然了!
+++++++++++++++++++++++++++++++++++++++++++++++++++++++++++++++++++++
前往東莞的路上
ZYM坐在我旁邊聊天
我很強的猜中她是LEO
她才總算猜出我是AQUA
然後就始聊她的也是水瓶的前男友(原來……)
聊她的部分愛情故事
聊我們喜歡的音樂
唉
聊著聊著
一股莫名的隱思就這麼干擾著我一整天
而昨天開始的離情也還一直蔓延
不過
沒有人會發現吧
離開東莞
又是一個長長的車程
在一個熱鬧的市集茶樓用過午膳之後
大夥來到了深圳的「中國文化民俗村」
聽這名字我就不想逛了
幸好這園子有個走馬看花的慢速遊車來著
大家繞了兩圈
也才知道怎麼說是「走馬看花」
卻也不得不同意這樣做是最正確的選擇
免除了日曬和路途
因為這園子實在太大了
中國各地的名勝幾乎都盡收「園」底
這簡直就是一個中國迷你窩啊
園子裡一共讓我們欣賞了三場秀
第1個是西南民族的
第2個是努爾哈赤大戰明兵的 黃沙滾滾的馬戰 我覺得最過癮
第3個是中華文化的大會串表演 是很精彩 但我覺得和隔壁團員聊天愉快些
文化村之後就到了今晚的酒店─新都酒店
其實是不差啦
但和華師粵海相比就顯得破落
短暫卸下行李之後
在導遊的帶領下
很多人選擇了名牌精品團
可惜品質不如預期
大家很快就打退堂鼓了
結束這舟車勞頓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