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行程滿檔
有別於前面四日的「精緻之旅」
今日一共遊歷了四個地方 堪稱效率最高的一天(結果明晚更高)
早上的行程是升旗山 (Hill Penang 應該是檳榔山才對)
它的高度只有 830 公尺
卻擁有最天然的植物生態 包含數種瀕臨絕種的品種
山區也在1923年架設鐵道纜車,只要45分鐘即可到達山頂
遠眺喬治市景,甚至還可以看到對岸的大陸
為了上升旗山
攔TAXI加上講價 花了不少時間
(在等待TAXI的時間裡 我們發現隔壁有一間很棒的Gurney Hotel
樓下還有各種餐廳 例如小M 史塔兒巴克斯等
人心總是不滿足 大家不禁嘆道 長榮桂冠矮人家一截)
我們最後屈服在一位印度司機下 25RM
初始覺得有一點貴 車開了就知道 還好啦 有一點遠
在往升旗山的路上 看見不少寺廟
匾額都是寫中文 有點意外
到了升旗山 又是一個要排纜車的地方
幸好我們排到的票不算太晚
等待的時間裡
我們晃了附近的攤販(跟台灣各大旅遊景點那種常駐攤販很像
合拍了這個旅程唯二單純刻意合拍的照片之一
並且去了今天去的第一間寺廟─妙香林寺
在那段短短的路上還發現了保生大帝的旗誌
回到升旗山等纜車 票居然是超賣的
(候車室裡居然有幾位 打扮得很HipHop風的外國人 看起來 好像還是信印度教的樣子)
我們只好等下一班(纜車只有兩班一下才有一上)
過程中有人 想媽媽帶著小孩想要越過我們(我不肯定他們想要插隊)
HR的反應非常的大
他大聲的說:MSY 有人想要插隊 我們的手要牽緊一點 更要靠著……
反正說得很硬 非常氣憤就是了
後來雖然我們很早搶上自以為是的好位置
豈知因為擠滿了人
「坐」位全成了沒有視野的爛位置
HR居然就因此拉著MSY一起給他站在位置上
(人是自私的沒錯 但是我覺得 亂沒水準的 亂沒公德心的)
我們中途還換了一次纜車
我和OC都不知道是兩段式的
一直到有人在趕我們上車了才知道 原來還有一趟啊
纜車終於到了山上
從山上可以看見檳威大橋 也可以看見北海岸的風景
(檳威大橋建造於西元1985年
長達13.5 公里 是亞洲首屈一指的長橋
檳威大橋連結了馬來半島和檳城
貫穿南北的高速公路 讓旅行者方便旅遊檳城
穿越檳威大橋 沿途欣賞檳城港灣景致 更是享受兩岸絕佳景觀的最好場所
從馬來半島到檳城的過橋費 一律只要馬幣7元
從檳城到馬來半島則為免費
使得檳城小島因藍天碧海與濃鬱樹林的美景及不同風格建築的人文景觀
更增添不少觀光旅遊的豐富價值)
倒是山上居然各有一座印度廟和清真寺
當然又成了我們相機下的亡魂
在這裡 我們又拍了 最後一張五人合照
下了升旗山
雖然時間來到了三點 大家肚子有點餓
不過 我們決定 先去極樂寺的重要景點後 回KOMTAR再吃東西
於是 我們在升旗山外面找TAXI
從原本單純去極樂寺25RM議價到最後
90RM=升旗山→極樂寺→臥佛寺(當地人說睡佛)→水上人家→KOMTAR
雖然一番波折 不過總算是塵埃落定
後來證明 這個決定是對的
否則不知在每一站 還要花多少時間在解決交通的問題上
首先來到了極樂寺(Kek Lok Si)
極樂寺坐落於山上 宏偉莊嚴 是馬來西亞最大的佛寺
也以東南亞最美的寺廟而聞名
從寺內可以俯瞰景色如畫的Ayer Itam水壩及檳城風光
極樂寺始建於西元1890年 費時20多年才完工
成為佔地廣達12公頃的廟宇 至今仍在擴建中
寺內供奉一千多尊雲石佛像
要逛完極樂寺 需要一段曲曲折折的路(這算是誠心的考驗嗎)
最令我印象深刻是一塊「滌塵」的石刻
在MY 進入任何一座廟前都要脫掉鞋子
這裡當然也不例外
比較特別的是 寺內居然就有攤販
是和大殿並存的感覺 很怪就是了
(據說有註明 一切盈利 將作為寺廟修築之用)
參拜了大殿後 我們往最壯觀的七百佛塔前進
寺內主殿這座高30公尺、七層樓的萬佛塔
底層是中國式建築 中段是泰國式 頂端是緬甸式的螺旋圓頂塔
奇特的造型 蔚為奇觀
裡面供奉慈悲為懷的觀音大使
(當我們正在討論為什麼印度人是黑的 可是佛祖好像不是黑的
正好眼前出現一尊黑身塑造的佛祖)
如果想登上塔頂 要交2RM香油錢
我們當然不吝於捐出這筆香油錢
主要還是想瞻養佛門的光輝 ^^
我在每一層都拜了一拜 許了心願(抱歉 無法還願 除非真的實現)
走得頭都快暈了 路也越來越窄越溼滑(應該愈底愈滑才是???)
終於登上了塔頓
頓時感到俗心舒暢 佛風徐徐(我不知道在寫什麼)
當然不能放過與佛蹟合拍的機會
此時 剛好OC和HR的相機都沒有電了
所以 今天接下來的PIC卻由小弟的Xt來操刀了 嘿嘿
塔下還有一個供給信徒撞鐘的地方
撞鐘前要意思意思打一點香油錢
我承認我很過份
我拿出了0.12RM(想要把三個用不掉的0.01RM硬幣用掉)
結果 不知是不是有神力使然
我的第三下鐘聲敲得有氣無力 大概願望很難實現(每人 可以敲三下)
和鐘上寫的「有求必應」形成對比
接著來到了互相面對的臥佛寺(Wat Chayamangkalaram Temple)和立佛寺
臥佛寺是一座泰國建築風格的佛廟(泰國寺)
是1958年為慶祝佛祖 2500歲的誕辰而建造
臥佛採泰式設計 全長33公尺長
鍍金身的臥佛為世界上第三大的臥佛像
在臥佛寺裡 我發生了兩次糗事(或者一次)
第一次可能是我搞錯了 我拿起相機拍照
裡面的人說:No Cemera
第二次是我帽子沒拿下來
好像也是有人提醒我 可是我卻一直沒有發現
一直到那人走近我 指了指我的帽子 我才發現這件不禮貌的事
(佛祖 你一定要原諒我)
在臥佛寺我想應該還是可以拍照的
因為不但有很多人在拍照
甚至在大殿右手邊的位置
還有人拍起很PRO的團體照 因為我看到了排得很PRO的長柯
臥佛寺的對面是立佛寺
立佛寺其實就是緬甸寺
寺院是按緬甸的佛教文化建造 內有大理石立佛一尊
立佛背後是全世界的立佛集錦 包括微縮的阿富汗巴米揚大佛
寺內地面遍鋪大理石 樑柱門楣雕花漆金
佛是立佛 玉面金袈裟
右手持大無畏印 左手持給予印 手心各繪有太陽和月亮
立佛寺外還有許多的廟宇
例如供奉鄭和的三寶廟
還有十二生肖金塔(這個名字是我命的 我選擇拍攝了我的生肖:LAMB)
以及優婆毱多羅漢尊者
我們在一個許願池停留蠻久的
這個許願池有個看似很美的陣仗背景
許願池提供了九種類別的福分
許願盤會以不快的速度一直旋轉 要投中需要一點運氣 和技巧
MSY很強的投中了「健康」
我一共投了兩次
最後一擊中了盤緣 彈進了旋轉軸心
我的一點點沮喪 被OC大師的點化而感到開心
OC大師說:你是通包 什麼福分都會有 ^^(大贏家)
離開了立臥佛寺
我們來到最後一個景點─水上人家
(水上人家 各位對這個名詞可有一點點印象
明朝曾有「九姓漁民」又稱「九姓漁戶」
其九姓為陳、錢、林、李、袁、孫、葉、許、何
有一種說法是他們的祖先是陳友諒的部屬 明初抗師
後來朱元璋做了皇帝 把他們貶為漁戶
不准其上岸居住 不准與岸上居民通婚
不准讀書應試 不准穿鞋上岸 還要應召服役
屬於「賤民」階級)
(根據我查的資料
歷史上甚至現代都還有水上人家的族群
不管在什麼地方 常被稱為「賤民」 反正地位不高)
(至於檳城的水上人家是否也是如此 我不清楚)
水上人家在檳城屬於比較貧窮的一族(因此無法有新屋住)
我們走在一條延伸到海中的木橋
一路幾乎接近跌跌撞撞 很怕木板會突然被踏破
也有看見「裝潢用料」不錯的房子
倒是路上還有一間媽祖廟 頗是神奇
住在這裡其實風光挺好的
當然是能夠拋掉窮困事實的話會更好
(我們有遇見一些住戶
不知道他們的住宅被當成「景點」的感受如何
如果是我 會覺得很不堪 不知道他們習不習慣
唉……………………)
(在水上人家旁邊 有一些攤販
我買了炸香蕉 和芋頭 椰子兩種口味的芝麻球 還有炸山竹
美味可口 價錢實惠 一共只要1.9RM)
離開了水上人家
我們來到檳城最高的建築物─KOMTAR光大摩天大廈
KOMTAR是檳城最高、也是最顯著的地標
樓高65層樓,裡面有兩座百貨公司
Super Komtar Departmental Store 和
Japanese supermarket Yaohan Departmental Store
商品種類繁多 什麼都有 是絕佳的購物地
並有各式美食餐廳和商店購物街等
整棟規劃完善的建築 更是檳城政府機關的辦公大樓所在
也附設有戲院、噴泉花園及圓形展示館等各項娛樂設備
經常舉辦各項慶典、競賽以及展覽等活動
我們是在六點抵達KOMTAR的
約好逛到八點再到附近吃MY的小吃大排檔
沒想到KOMTAR實在是一個沒落中的鬧區(有興趣請參見後面的PS)
不少櫃都是沒有商家進駐
加上實在腳也痠了
我們三個GROUP不約而同在七點就提早抵達集合點─星巴克咖啡
在一位好心商家老闆的引導下 來到附近的小吃攤吃東西
(不過阿伯好心過頭 有一點囉嗦 OC說他是另一位白老師 ^^ 沒有惡意)
不過這裡的東西 同質性太高 選擇太少
我只吃了福建蝦麵
沒有吃到LASAK 叻沙(音聽起來就像台語的「骯髒」) 也沒有大排檔
我們決定回去長榮桂冠附近的松花江小吃
那裡的「貨色齊全」 可以繼續吃一些昨天沒點到東西
搭TAXI回到了松花江小吃
一問之下也沒有LASAK
老闆娘說要有賣LASAK要往前走路半小時到一個圓環的夜市才有
HR和MSY決定搭TAXI去 OC在猶豫
但是我和MSL都不去 OC後來也留下來了
(剛下TAXI 我實在不想再上去了
MSL說的是 不可能所有的東西都吃到 所有景點都玩到)
我又點了芋角 薄餅
昨晚沒吃到的燒魚 老闆娘說 十點半才會開
我們就先回飯店休息 洗澡
十點半時 我打電話問HR去不去吃燒魚 HR說吃過了
我和OC MSL也提不起勁了
這美好的一夜就這樣畫下句點
(EVERGREEN房間外的VIEW↓)
PS:
關於KOMTAR
檳城人在1974年看到光大的雛型逐漸顯現
所謂光大(Komtar),是取名自第二任首相的名字
即意Kompleks Tun Abdul Razak敦拉薩
敦拉薩賞識林蒼佑 拉攏他參加聯合政府
(1969年的大選 檳州政治生態改朝換代
民政黨的林蒼佑醫生成為新一任的首席部長)
林蒼佑投挑報李 將光大命名為Komtar
用以表揚敦拉薩的貢獻
光大的計劃,是林蒼佑的另一個傑作
他建起了樓高65層的華廈
一時成為全馬最高的摩天樓 傲立於檳島
不過由於光大的整個大藍圖涵蓋的範圍甚廣
附近地區的老房子面臨被拆除的命運
也給林蒼佑帶來一定程度的痛苦
受影響的人民大力申訴州政府的不是
反對黨更形容林所領導的民政黨是「拆厝黨」
使到1974年的大選 民政備受壓力
結果有驚無險 林蒼佑繼續其光大發展計劃
邀請私人企業參與發展 可惜進度十分緩慢
原本要用20年的時間 也就是到了1990年完成的大藍圖
結果直到今天 我們所能看到的實體是多了香格里拉酒店
Prangin Mall綜合購物中心大廈及五條路
海濱填土地蓋公寓的落成和搬遷的社尾萬山
從光大到海●地帶,尚有一大段空間未被發展
光大計劃的發展緩慢是有多項因素造成的:
1光大的摩天大樓 一柱擎天 成為政府的辦公大樓
但這些年來 一些政府機關已搬遷他處 而私人企業也減少租用
加上交通擁擠 停車位置有限 樓高上下不方便 已漸漸失去其吸引力
2附近的地段 已不再被視為黃金地段
反而被認為空間有限 繁榮不再的地區
即使在經濟飛躍成長的年代也發展緩慢
更不用說在1997年金融風暴後會成為搶手的寸土必爭之地
3自公元2000年屋租統制法令「壽終正寢」後
一萬餘間的舊屋的改造後勁乏力
反而租戶一個個離去 整個喬治市黯然無光。
4自1990年開始 古蹟保護委員會就疾呼保護喬治市的傳統風貌
使其成為吸引遊客的一個重點
在這個大前提下 古蹟指南出爐
政府希望喬治市不再出現太多的高樓大廈
尤其是被列為受保護的地段
這個備受爭議的指南的出發點可能是要爭取聯合國儘早承認喬治市的一些地段
(據說範圍426依格,約佔喬治市總面積10%)
被列為世界古蹟之一 以有助推動旅遊業
但另一方面卻使到有關地段的地皮不再具有吸引力的商業價值
業者或認為只建樓高五層的建築物已不化算
不如在其他地方發展更具潛能
當喬治市面臨殘舊和新舊交替失秩時
檳州政府也覺得易地為良
有意將檳州政府行政中心搬到●央●魯區
等於光大(喬治市的心臟)將再另行規劃其用途
這是不是意味著城市重建計劃在30年後的今天已行不通?必須另謀對策?
喬治市的未來已成為一個值得關注的課題
喬治市何去何從?正讓我們跌入迷惘之中
(原載檳州中華總商會《商匯季刊》)
Joe'Style
- Nov 17 Wed 2004 23:26
MY Tour Series 5:Non-Stop檳城虔心朝聖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